近日內,看到接二連三孩子自殺的新聞,讓我回憶起國中時期年少時,
喜歡雨天不打傘,喜歡雨淋在身上的感覺,喜歡那份說不出的淒美,
應了2句詩詞:「少年不識愁滋味,為賦新詞強說愁」的意境,
喜歡沈浸在”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重淚到天明”的浪漫國度裏,
我擁有自已的世界,很內在,父母不知,別人不知,
我也不覺得需要別人知道,許多點滴,形成了許多的事件,
我們的小孩如海綿般一直吸取,當他展現他自已獨特之處時,
有無被了解及關注? 或是被更多的不可以及說教控制著,
有的可以發展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小孩,有的發展成為叛逆、
暴怒的壞小孩,鮮少人看到好與壞之下隱藏的是孩子封閉的心,
孩子的靈魂沒了,他沒有自己,沒有生命的喜悅與活力,
他殘存的是父母、社會應該是如何的軀殼。
許多人在愛與被愛中受傷,在受傷中學習,
愛是一種允許,允許小孩他擁有獨一無二的生命特質,
接受他原本的面貌,那個允許,會讓孩子感受被尊重,
之後他會開始學習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,
他會充滿力量去迎接逆境及不順心的人事物,
因為他~在我們的身上學到了~生命之美,是緣自許多的不完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